欢迎您访问本网站
头部flash

劳动关系莫名成派遣 法律帮员工讨回公道

2014-06-07   18:07:59   来自:anhengshanghai

稿件来源: 江苏工人报

工作了4年,却莫名成了另一家公司的劳务派遣员工,在无锡务工的小刘*近就碰上了这么件让人郁闷的事情,无奈的他只能求助于法律。记者昨天从无锡市滨湖区法院了解到,法院*终判决这份劳务派遣协议无效,责令该公司依法支付小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。

  据了解,4年前,小刘来到无锡某公司工作,当时并未签署劳动协议,直到一年后,公司才与小刘签了一份合同,但合同具体内容小刘却并未细看。直到不久前,小刘突然发现公司一直没有为自己缴纳社会保险,在跟公司协商无果后,他只能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求助,不料公司负责人当即翻脸,通知小刘不用上班了。更让小刘惊讶的是,交涉过程中,公司竟然声称小刘是一家外省劳务派遣公司的员工,与公司不存在劳动关系,因此公司无需承担任何法律义务,还拿出了小刘在3年前签字的那份实质是劳务派遣协议的合同。面对强势的公司和亲笔签字的合同,小刘万般无奈,只能一纸诉状递交到了法院。

  法院审理后认为,劳务派遣仅适用于存续时间不超过6个月的临时性工作岗位、辅助性工作岗位、替代性工作岗位,而小刘在岗时间已超过6个月,且从事的是该公司主要业务岗位,不符合劳务派遣条件,同时小刘在4年内工作岗位未有变化,也从未与公司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,而且公司在小刘入职后超过一年才与之签订书面劳动合同,依法可视为双方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。由此*终法院判决小刘所签订的劳务派遣协议无效,责令该公司依法支付小刘相应经济补偿金。

  法官提醒:目前部分公司为规避用工风险,有意通过第三方劳务派遣公司与员工签订劳务派遣协议,意图在员工出现突发状况或离职后撇清法律责任。对此法官建议,首先务工人员签订合同时务必看清合同类型和条款细则,做到防范未然,其次用工单位也要认真了解相关法律法规,不要掩耳盗铃、自作聪明,同时更要勇于承担企业责任,以免*终既遭受经济损失,又丧失企业信誉。 (通讯员 潘志强 吴子浩 记者 万森)



more联系我们
北京安衡(上海)律师事务所
地址:上海恒丰路600号机电大厦7层722、724、726室
电话:021-52830151
传真:021-52830183
手机:13611789346
联系人:孙奎13611789346、陆尧15221846589
邮箱:798486031@qq.com

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246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