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承律师梦想 共与时代偕行——写在河南成务律师所开业二十周年之际
12月4号,***宪法日,幸运的也是成务律师所开业二十周年的纪念日。二十年来,我完整经历了这其中的每****。
河南成务律师事务所是由开物律师事务所郑州分所整体变更而来,出自《易·系辞传》的“开物成务”,表达着成务律师一贯的信念和情怀。讨论着二十年纪念日主题的小伙伴们正兴奋地献计献策,我的眼前浮现出二十年前大雪纷飞中我与庞铁照律师、姚建明律师、尚钢律师讨论开业日程的情景......
1997年,大学毕业九年的我辞去公职,在同学的引荐下,结识了正在广揽人才的开物律师创始人谢平建律师。**次听平建律师讲“不要只把律师当做一个饭碗,而是要当成一份事业”的时候,我觉得挺高大上的,因为我正在找一个新的饭碗,不仅找了律师所,还去应聘了电视台,不仅在河南找,还跑到了河南之外。我没想到此后二十年的律师生涯跟平建律师“整体发展的共同信念”联系在了一起。
我当年进入律师行业时已经30岁了。刚刚辞职时我满怀信心,但事情完全不是我想象的样子。说做律师,毕竟是新手,没人了解没人托付;说做助理,30岁了,只有资格证没有律师证,没有什么人愿意像指导年青人那样带我,也许年龄大些不如白纸好做图画吧。
平建律师选定了我。我代理的**起民事案件,就是平建律师指定我担任助理,我记忆深刻的是,我只是一个初入行的新手,跟他出门办业务还曾把卷宗材料忘在律所办公室,他竟然给我分了那么多的律师费。我办理的**起刑事案件,也是跟随平建律师的,之前9年的工作经验给了我很大帮助,开庭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,包括证据组织和庭审发问,也平建律师的极力夸奖。然而当对方的回答和辩论大大超出我自以为然的准备范围,我还是懵圈了,而平建律师让我**次领略了法庭辩护中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的炉火纯青。我记忆的**,是跟随平建律师担任的洛阳丹尼斯大火案辩护人,我们辩护的被告人因在案发时召集高管说了一句话“这件事现在不清楚,大家不要乱说”而被指控构成妨害作证罪和包庇罪,平建律师辩护道:伦理是刑法的基础,被告人的言语表现出的是其显著的谨慎性,具有明显的正当性,不具有道德上的可谴责性,因而没有主观恶性,至少应当是法律容忍的。他从刑法的谦抑性原则切入,呼吁对法律的信仰,使我从此懂得了律师在阐述事实和法理时,还可以而且应当充分理解和阐释司法的伦理和价值。合作共赢的良好氛围中,很多同事都热情地带我这样的新手办理案件,有冯俊岭律师、胡涛律师、刘宏斌律师、方涛律师......是开物律师整体发展的理念、是每位律师奉献开物品牌的激情,让我对职业前景充满信心。
能够经常领受平建律师教诲的时间只有一年,这一年给我的律师生涯打上深深的烙印。1998年9月因组建郑州分所我离开本部,之后很多年,我怀着感恩之心、秉公之意,对客户追求服务**,对律所倾尽全部身心,我铭记平建律师对我的提携,我坚持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努力去帮助有需要的人。
开拓一片新天地,挺难的。作为郑州分所的负责人,我实实在在遭遇到“案源的压力”。郑州分所开业6个月后,全所才收入了**笔6000元的律师费。创业的岁月是艰苦的,一开始,我们四个律师住在办公室,白天办公,晚上打地铺睡觉;也是快乐的,因为我们在为梦想努力,要做河南的律师事务所。然而,仅有梦想和情怀是不够的。一次省法院的庭审,我未能充分理解法官发问的意义,回答既不符合程序要求,又与事实关联不够,一位合议庭成员怒斥我“你是不是律师?这你都听不懂?”还有一次,一位今天已经是专家的朋友对我说,“明辉,该多看点书了。”从此,在我的律师成长之路上,我再也不敢懈怠。读书学习,喜欢逛的是法律书店;全中国跑参加实务培训听课,有时候就为几句教诲、一个灵感;办理各类案件,每次给自己定一个更高一点点的要求,一定要做到精益求精;寻找各种业务机会,常常两三周没有回过洛阳的家。还记得,4岁的儿子到火车站送我,会说“爸爸再见,火车再见”,回过头去,泪湿衣襟。那些年里,我一直牢记自己的责任,有业务带上其他律师一起做,有收入跟其他律师一起分,由于负担律所主要支出而拿着不足50%的提成,我始终没有丢弃过一个同事。
律所终于迎来了人丁兴旺,业务井喷,可谓意气风发,梦想似锦。我在河南电视台法治频道常年担任节目嘉宾,有了一定的知名度。我还担任了河南省律师协会理事,开始在律师界崭露头角。大河报记者走访我们律所,我在给她的书面回复中曾说“律师事务所要一步,一是观念的更新,二是知识的储备,三是人才的竞争。”
尽管那时已经有了比较高的起点,律所的发展还是慢慢遇到瓶颈。主客观的多重因素导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,律所财务政策更加倾斜于律师个人利益,律所没有公共积累;律师单打独斗,相互合作多是个案的帮衬;没有整体发展思路,律师事务所越来越像个体摊贩租赁经营的市场。曾经,我们对践行法治的激情和追求整体发展的律师梦,还在那里吗?
2014年底,我写了近万字的《致同仁》发表在律所微信群,我不甘心成务律师的品牌就此平庸,我分别与****合伙人和骨干律师交流思想,提出取消强化个人利益的包干制度、保留服从紧密合作的提成制度、大力发展授薪律师制度,推动律所整体发展。其实,我提出这个设想时也很犹豫,会不会造成大批律师流失?律所收费如果大幅降低是否难以承担公共支出和律师薪酬?****合伙人会议支持我重新出任律所主任,开始推行律所一体化改革。
果不其然,2015年是成务律师所的动荡之年,一年中进行了若干次的合伙人变更和律师转所,先后走了十多名律师。从这时候起,我们开始引进新人,虽然只是申请实习证的初生牛犊,但他们都毕业于武汉大学、西南政法大学、中国政法大学、郑州大学......跟他们在一起,我希望50岁仍然不会丧失律师的激情。
我提出打造“精致律所”的目标定位,策划从推出成务律师微信公众号起步,要求春节过后准备启动,但迟迟没有完成我计划中的文稿库。杨颖博士站了出来:等,永远都等不来,就是一个要求,每周两篇,下周开始。于是,2015年3月27日,我发表了成务律师所微信公众号的《开篇语》,“以法律技术推动律所产品建设,这是我们前进的方向”。3月30日,我的《新版商品房买卖合同警示开发商风险》作为文章的首篇登场。4月,杨颖博士、孔政龙律师、戚谦律师是成务微信公号的**批作者,之后,他们成为全所文章写作的指导者、学习的者。三年多的坚持,每年百篇的原创,对一个人需要极富毅力的坚持,对一个团队需要一批人的合作和付出。微信公号逐渐成为成务律师的名片之一。
律师业务要整体发展,“成务出品”标签化是前提,这个标签是律所层面的知识管理,是以业务流程规范化和业务文档规范化为表现形式的团队模板。但如同金杜合伙人讲述的那样,一开始就像一辆停在那儿的火车,你呼吁大家来推,大家都看看从你边上走过去了,还有人就过来拍拍你的肩膀说,你这个工作很重要,你接着推吧。我带着几个人在推这列火车,我自己设计了律所业务管理和知识管理的模板体系。现在有一批人跟我一起推,我们借助了坚果云、威科先行和元典律师平台等智能工具,通过律所全员电脑、手机等任何网络终端的即时同步,实现了律所管理可视化、知识管理体系化、业务档案电子化。
强调为律所整体发展的目标和公共事务承担责任,就要让律师们远离案源的压力、生活的疲惫,****合伙人达成了提高公共积累、为团队输血的共识,2017年我个人就负担了律所的公共支出和团队薪资的一半以上。为了不让年青律师们孤独地奋斗,我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。三年多来,再忙的工作都可以用加班来弥补,而80%的每周律所例会是由我按时主持召开的,督促学习、复盘业务。我带头参加律所的朗诵比赛、演讲比赛,组织模拟法庭。我一字一句地审查修改青年律师的法律文书,一丝不苟地指导青年律师的庭审准备。我建立了律所团队合作的工作制度,从业务协作方式到薪酬奖金标准,无不倾注律所整体发展的理念。我从生活上关心他们,盼望他们把成务当成自己的大家庭。
事物总会螺旋发展,新的问题又会发生。一年级的年青律师渴求高速成长,月收入不能破万可致思想波动,工作学习的要求高压力大也会让人疲惫。面对离职申请,包括我在内的合伙人的思想也在波动,从招聘实习律师到办理律师证,说走就走,付出的心血值得吗?再次回想自己和律所的成长经历,“整体发展的共同信念”已经深植于我的血液。是有人走了,但更多的人还是跟我在一起。十多年来我默默地向红十字会捐款、向灾区捐款,坚持6年资助河南律师希望小学的两名学生,何曾想过索取什么回报?我推动律所一体化改革,培养年青人,追求律所文化的建立和传承,那就是我的价值所在啊。
遵从本心,我没有放弃,我更加坚定地在律所整体发展的一体化道路上站在前沿。律所制度有不妥当之处,从激励律师的角度再修订;揠苗助长不可取,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再完善。我在律所党支部会议上说,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是靠口头标榜,是靠在扶持年青律师、培养律所团队、建设律所文化、引导团队价值观方面付出**、付出时间、付出心血。有耕耘,就有收获。一批青年律师逐渐成长起来,我们又招聘了更年青的实习律师,我们还在期待更多的人才加盟。律所的业务范围更广阔了,私募基金业务、政府专项债券业务等新兴法律服务中,青年律师以化的知识和快速的学习能力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。律所的社会认可度更高了,我们担任着区县政府、大型国企、民企集团的法律顾问。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在增强,律所团队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活动,2017年荣获首届律界公益榜“公益助学奖”。成务律师的发展方向再获司法行政机关和业界的认同,律所获得了“郑州十佳律师事务所”和“河南省律师事务所”荣誉称号,我个人被省律协党委授予河南律师行业共产党员。
成务律师所初建于二十年前“构筑的管理体制,营造的文化氛围,建立的团队精神”的整体发展理念中,创新求变于“新的社会阶层人士”出彩筑梦的新时代。成务律所的二十年,与时代偕行,责任和梦想值得我们团队纪念和传承。流年似水,初心依然。